2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2025年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的新征程与挑战
想每天都接收到这样的体育资讯和评论解说吗?请点击本文右上角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8月22日至9月7日,世界女排锦标赛将在泰国盛大举行。作为国际排坛的...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排列三高手推荐 > 新闻动态 > 2025,让消费股站在舞台中央
2025,让消费股站在舞台中央 发布日期:2025-03-06 20:01    点击次数:176

文 | 市值观察,作者 | 文雨,编辑 | 小市妹

在 DeepSeek 光环的强势照耀下,A 股开年以后完全陷入了 AI 科技的狂欢。

然而,如果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今年的经济发展,会发现消费其实才最应该站在舞台的中央。

产业有潜力

2024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提升到重点工作的首位,旗帜鲜明的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与此同时,2025 年的地方政府两会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在新一年工作规划中对消费浓墨重彩。

把消费摆在突出位置,这并非一拍脑门的主观决策,而是完全符合当下客观发展规律的必由之路。

国内经济向来有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目前出口因关税卷土重来而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投资和消费我方虽都能掌握战略主动,但对比下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率要远逊于消费。

中国经历了连续几十年的高强度固定资产投资,其结果是基建投资的回报率和边际经济效应均不断走低,在《政府基建投资的财政乘数:基于 DSGE 模型的分析》一文中,作者明确指出政府基建投资的财政乘数已显著低于 1,也就是政府用于基建的投资增加 1 元,短期对 GDP 的拉动小于 1 元。

消费则完全不同。

中泰证券基于 2024 年 9-12 月的社会消费零售额分项和以旧换新财政补贴金额做过测算,发现财政用于以旧换新的补贴每增加 1 元,可带动相关销售增加约 2.5-2.8 元,按照社零到 GDP 最终消费支出 0.75 的系数折算,以旧换新的 GDP 平均乘数大约是 2,也就是投入 1 元用于"以旧换新"最终可拉动 2 元 GDP。

家电市场的表现最能反映这种刺激效果,根据奥维云网的统计,在 2024 年 9 月以旧换新政策出台前(2024 年年初至 8 月 25 日),彩电、空调、冰箱冷柜、洗(干)衣机、热水器、油烟机、燃气灶等七大品类线上和线下的零售量同比分别增长 5.0% 和 -10.0%,而在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后的第 35 周到第 52 周(8 月 26 日 -12 月 29 日),这个数据分别飙升到 19.1% 和 49.1%。

理解了这些,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政策对消费格外关照和重视。

2025 年 1 月 8 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公布《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随即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消费补贴政策迎来了历史最大篇章。

根据平安证券的计算,2024 年全年中央和地方以旧换新的投入总规模在 1700 亿元左右,而中央财政最新部署的 2025 年首批政策资金已下达 810 亿,假设这些钱按时间进度对应 1.5-3 个月的资金消耗,那么 2025 年全年中央财政最终可能安排 3240 到 6480 亿元的以旧换新补贴规模,预计拉动 2025 年社零同比增速 1.3-2.7 个百分点,这个数据相比 2024 年明显上了一个大台阶。

把时间线拉长看,2025 年甚至完全可能超过 2010 年,成为史上消费品补贴强度最大的一年。

2008-2011 年政策补贴家电汽车等耐用品消费,两大行业的基本面和股价均实现上行;2020-2021 年发放消费券支持餐饮零售消费,白酒、家电龙头和处在成长期的新能源车全部表现亮眼。

2025 年,时代的钟摆又一次指向了消费股。

企业有价值

2021-2024 年,A 股消费板块连续四年走熊,长时间、宽范围、大幅度的调整使得整个消费板块的估值得到充分消化,跌出了价值,也跌出了拉升空间。

以消费 80 指数(聚焦从消费板块中精选出来的 80 家龙头企业)为例,截至 2024 年 Q3 末,该指数整体 ROE 为 11.38%,远高于 A 股平均水平,可以说很有竞争力;其当前近五年 PE(TTM)只有 20 倍左右,位于 5% 分位点上下,可以说又相当低估。具体到微观企业层面,像格力电器这种企业的股息率已高达 7.4%,秒杀以高股息著称的银行股。

随着今年消费刺激继续加码,消费股的价值势必还会抬升,其中家电、汽车和消费电子等受益补贴的产业是重中之重。

具体来看,考虑到汽车赛道的竞争烈度实在太大,短时间内恐难以有效释放利润,可以放在次要位置。家电应该重点关注,按照中金的测算,中性预期下 2025 年将有 800-1000 亿的家电补贴,或许能保证家电零售大盘实现 10% 左右的增长。如果真能如此,龙头家电企业可以轻松实现两位数增长。

消费电子同样有机可寻,在 AI 手机、智能穿戴等新品类贡献下,2024 年以来全球消费电子出货量明显回暖。根据 IDC 的数据,2023Q3、2023Q4、2024Q1、2024Q2、2024Q3、2024Q4 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 -0.1%、8.5%、7.8%、6.5%、4.0%、2.4%,同期全球 PC 销量分别同比增长 -7.6%、-2.7%、1.5%、3.0%、-2.4%、1.8%,中国的数据变化基本与全球一致。最新的补贴政策已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消费品纳入到支持品类,这无疑会对消费电子的复苏提供进一步支撑。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的一些头部公司过去几年本身也在进化和进击。比如家电产业的美的和海尔,前者成功开辟了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等 B 端新增长曲线,后者则在医疗和工业互联网领域长驱直入;再比如消费电子产业是立讯和歌尔,分别将触角伸进了新能源车和 AR/VR,持续拓展业务增量。

总之,A 股已经有一批具备性价比和吸引力的消费公司,这些标的在被冷落数年后很可能重新得到市场青睐,投资者理应对此有所准备。

对于想要均衡配置的投资者而言,也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基金来间接参与,比如 A500ETF 基金(512050)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中既包括了成长性的新兴科技公司,又有家电和食品饮料等稳健的消费公司。这里需要多说一句,A500 对标的是标普 500,是目前为止最能反映 A 股全貌的指数,也是有史以来国内所有指数中最快达到千亿规模的,备受市场关注和青睐,A500ETF 基金(512050)更是异常火爆,截止到 2 月 6 日,该基金规模已高达 202 亿以上,成交额持续位居同类第一。

一段时间以来,以 AI 为核心的科技公司不仅在资本市场风头无两,在整个社会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人工智能代表未来,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这一点无可争议。但是,仅就眼下的经济而言,消费无疑是最应该被重视的,像家电和汽车分别都是万亿、10 万亿级别的产业,其对宏观经济的牵动不是目前 AI 能比的。消费股站起来了,经济也就拉起来了。

中泰证券的数据显示,2020 年 -2022 年中国公共消费率平均比全球水平低大约 0.8 个百分点,相比发达国家的差距还要更大,如果中国公共消费率能达到全球平均水平,那么每年的公共消费将有万亿规模的提升空间。

2025,既要有科技革命宏大叙事,也要有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气。